随着政府数字化的推进和智能信息技术在财务工作中的不断推广,高校财务工作逐步从传统核算向智能管理转型。浙江报销系统升级改造后的全场景财务智能报销系统实现了“智能化预约、移动化审批、信息化内控、场景化报销”,简化报销操作,提高报销效率,加强财务内控管理,提升了校园财务管理水平。
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,如何利用智能技术手段完成转型升级,是亟需解决的问题。2020年10月,在“十四五”规划报告和2035年远景目标等文件中号召各行各业积极探索“智能+”的发展路径,实现数字化赋能。2021年财政部发布了《会计改革与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》,提出积极推动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,做好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。天津市人民政府也于2021年印发《天津市加快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(2021-2023年)》,明确指出以场景牵引和数字赋能为主线,统筹谋划、协同推进数字经济、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发展,到2023年要打造数字公共服务体系,推进全方位数字化发展。2022年,国务院在《“十四五”数字经济发展规划》中强调要增强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,加大政务信息化建设统筹力度,强化政府数字化治理和服务能力建设。数字化已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。
高校的数字化转型也迫在眉睫,财务处是高校的重要部门,财务报销是财务工作的重要部分,其数字化建设程度直接影响到财务工作的效率、师生的满意度以及高校资金管理质量,对高校发展有着深远影响。财务报销不是单纯记账与付款,它是预算执行的监督和决算数据的依据,更是会计稽核和审计监管的重点,具有业务频率高、发票数量多、人力物力耗费大、审核要点繁杂、涉及人员广泛等特点,财务报销往往承担着大量复杂的隐性工作,如何推进财务报销工作的数字化转型,如何使其转型结果能够帮助财务人员规范报销人员行为,又能获得报销人员的认可成为财务数字化推进的重点。